EuroEyes employee reports from Beijing during Corona

30th April 2024

EuroEyes employee reports from Beijing during Corona

舊年12,我就留意到武漢出現了"不明"病毒感染的案例,據說,這個新型病毒和SARS很像。 當時,我感覺這件事離自己很遙遠,尚不至於打擾到我的個人生活。 直到120,官方管道和主流媒體都對武漢的疫情開始重視了。 覺得有點真實感。

當日,是我春天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 21日就要家人一起去馬來西亞旅行了,我整個人沉浸在鬆弛和愉悅的情緒中。 收拾行李時,我順便找出了家中剩餘的口罩,分發給家人。 戴好口罩去機場的路上,我還不忘到超市順了兩小瓶凝膠洗手液,隨身帶著。 這算是我對防護新冠疫情最初的"儀式感"吧。

Shutdown of Wuhan and panic purchase of face masks nationwide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覺得自己幾幸運。 當疫情爆發時,我們全家暫時""到了馬來西亞,躲過了國民因武漢封城、口罩搶購、全國隔離而出現的情緒大恐慌。 那是疫情爆發的第一周啊,每天不斷上升的確診和死亡人數,引發了中國人對個人安危的種種擔憂。

遠在馬來西亞的我們每日討論的話題也離不開疫情,還後知後覺地開始在異國搶口罩。 華人的行動力實在太強,從沙巴到吉隆坡,所有口罩都被搶購一空。 最後,幸運的我總算從一家小藥店搶到了少量的口罩,心裡頓時生出了更多的安全感。

這一周內,我在北京的鄰居和朋友們已經自覺地足不出戶了。 大家每天在手機上完成各種購物,微信群裡充斥著關於疫情的"路邊社"消息。 春節本是國人最熱鬧的節日。 但鼠年的春節,家家戶戶卻過得異常安靜。

當我們28日淩晨回到北京時,我第一次看到了武裝得像外星人一樣的防疫人員;出租車司機也戴上了口罩;進社區時,每個人都要測體溫......

 Beijing: a new routine of life

北京正處在"半封城"狀態,居民們逐漸適應抗""生活中的"新常態"。 交通擁堵消失了,各色商場、餐館都歇業了,小區開始了封閉管理。 早已準備好迎接"悠長假期"的我,最擔心的是基本的生活供給和出行。 好在我很快發現,我們仍然可以開車出門,仍然能在貨源充足的超市中購物,仍然可以在懶得做飯時叫到外賣...... 我心裏踏實多了,樂觀安然地開啟了居家隔離。

朋友圈曬出的各種"憋屈苦悶"的疫情生活,在我家不存在。 對於有孩子的雙職工家庭,疫情帶來了難得的親子時光。 老公不用出差了,我開始走進廚房,變身大廚。

 女兒是最開心的,每天睡到自然醒,還有爸爸媽媽隨時陪伴。 平時沒空看的書,沒時間刷的劇,沒機會玩的遊戲,都可以來一次大補償了。

從疫情爆發走入"悠長假期", 我基本恐慌。 既然新冠病毒是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既然國家和政府已經選擇了最積極的抗""戰略;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配合政府,樂觀抗""! 更何況,積極的心態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Let’s try to see the positive side

新冠疫情擾亂了我們的生活,卻同時帶來了新的機遇。 首先,國民越來越有健康意識,野生動物再也不敢亂吃,還開始提倡用"公筷"。 其次,遠端辦公和線上行銷更加流行。 各種活動都「雲端見了」。 孩子們開始上""課堂,我所在的市場部門開始大力推廣""直播和社交媒體傳播。 同時,內容產業進一步大爆發。 無法出門的百姓將「刷手機」作為主要娛樂專案。 我們德視佳的醫生開始撰寫更多的科普文章,好內容能在線上產生"病毒式"的傳播效應。

如果新冠疫情是場烏雲,好心態和新「機遇」就是鑲在烏雲上的銀邊兒! 1月底到3,北京城的防""措施,已經逐漸起到效果。 國內的新增確診數字幾乎消失,城市已經開始復甦。 反而是中國以外的各國進入了抗擊疫情的攻堅戰。 每個國家都採取的不同的策略,從「嚴防死守」到「群體免疫」,不同文化和國情下的政府選擇了迥異的抗""策略。 碰巧看到一位定居在歐洲的華人畫出了一張民眾的情緒走勢圖:

由於海外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認病例在「倒灌」,北京的復甦節奏有點慢。 嚴格的城市管控仍在影響每個人的日常規生活,但我們畢竟打贏了艱難的一仗。 春天到了,我看到了希望。